close

我在過年期間跟我老公去逛書局 看到了這一本好書 當時我沒買 不過 我剛剛搜尋到了這本書的一點資


訊 轉貼分享 書名是 媽媽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作者:蜜雪兒‧玻芭


剛剛看了幾小篇 我決定要去把這本書買回家 雖然我已經不急著生寶寶 但是這是必修的功課 有點像我之


前唸幼保時的 兒童心理學 不錯的文章 跟各位媽咪分享 ~ 不見得是對每各小孩都有用 就參考 文章分享


因為我覺得寫的很棒


 


讓脾氣冷卻下來的六個好方法


 


生氣是自然的,而你處理生氣的態度,左右了你成為模範皇后還是北方壞女巫的角色。有幾個方法可以


控制憤怒,使你的脾氣冷卻下來,其中的要訣在於找出一個最適合你使用的方法,然後反覆練習,直到


它成為一種習慣。最好的方法就是全家一起練習。


 


以下是幾個可能的方法:



  1. 離開現場。每當你覺得好像沒辦法控制住脾氣了,就走開。只要跟孩子說:「媽咪需要一點休息時間,讓自己冷靜一下。」如果你需要把自己鎖在浴室裡才能控制得了,那就去吧。
  2. 利用對自己說話的方式。學習對自己說出簡單、積極的訊息,例如像:「暫停一下,要冷靜。」「把持自己。」「我能處理這件事。」選擇一句最讓你感到安心的話,然後每天練習幾次,直到可以派得上用場。
  3. 學會「暫停與呼吸」。一旦你覺得脾氣就快要爆發了,告訴自己說:「暫停!冷靜!」並且立刻深呼吸一下(必要的話深呼吸兩、三下)。讓腦部吸收氧氣是達到放鬆的最快速方法。
  4. 想像可以讓自己冷靜的事情。想想能夠幫助你感覺冷靜、心平氣和的人或地方———例如你的另一半、海灘、床鋪、後院等。在你的脾氣就要爆發,以及感覺身體的警告徵象蠢蠢欲動之前,趕緊閉上眼睛,想想會令你感到平靜的人臉或地方,並且慢慢地呼吸。
  5. 做深呼吸。閉上眼睛,深深吸氣,然後想像你正在一棟非常高的建築物頂端的電梯裡面,按下一樓按鈕,慢慢呼吸三次,在電梯下降時看著每一層樓的按鈕慢慢亮起。當電梯下降時,你的壓力也跟著釋放。
  6. 放鬆壓力。找出你身體感覺最緊繃的地方,也許是脖子、肩膀肌肉或下顎。閉上眼睛,集中在這個地方繃緊三、四秒的時間,然後放鬆。在做這個動作時,想像壓力慢慢隨著融化。

 


 


教養孩子的好媽媽的祕訣



坦白說,親子關係的經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擁有一個孩子以上的媽媽都承認,有些孩子就是比其他人容


易撫養,不過這裡的重點並不在於母親的教養工作是艱辛的,特別是我們的孩子當中出現較難纏的情


況。母職是終身賦予的任務,當然我們都愛孩子,孩子受傷的時候我們也跟著受傷,所以讓我們深入挖


掘,讓我們探討一些會造成痛苦或者使得親子關係破裂的事情,最重要的事情是,讓我們找出修復親子


關係的辦法。


 


第一步表示你必須誠實反應問題的癥結,然後答應自己,當你看完這個段落,你願意做出稍微改變自己


的承諾,使你和孩子的關係開始變得不一樣。準備好了嗎?


1. 你會怎麼形容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?是整天衝突不斷、一星期爆發一次衝突、只是稍微摩擦,或者你們兩人的親子關係已經中斷?我只提出這些問題來幫助你看清楚某些事情。


2. 是什麼問題造成的?回想一下過去幾星期以來的衝突,大概都是同一類的事情引發的嗎?例如,你可以預測出什麼事情會導致你們下一次針鋒相對嗎?


3. 第一次引起你們的關係出現裂痕或中斷是在什麼時候?這個問題可以歸為某種類型嗎?是否由於某種事件造成的:離婚、搬家、生病、失落、換工作、你的壓力、和朋友之間產生問題?有什麼事情會引起嗎?你可以做什麼事情來改善嗎?你知道哪些事情是你能夠改變、哪些又是無法改變的嗎?


4. 現在多想一些有關孩子的事情:什麼行為讓你感到擔心?他做的什麼事情(如果有的話)最讓你煩惱?有什麼顯著的改變發生嗎?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?有幾個可能是:受荷爾蒙影響、藥物濫用、交友困擾、生病、在學校受到挫折、壓力太大、勞累、神經緊繃、疲憊、和別的成人相處有問題、非常失望、管教太鬆。你猜最大的原因是什麼?你可以設法減少問題嗎?(例如,你可以聘請家教老師幫助他的數學,安排身體檢查以確定他是否有貧血或憂鬱症,減少一些會增加壓力的額外活動。)你可以做哪一件事?


5. 你對待孩子的態度怎麼樣呢?他是否會做件令你很不高興、不舒服,或是一定惹你發脾氣的事情?你知道是什麼事情嗎?你可以怎麼樣來阻止自己負面的情緒?如果孩子表現出那種行為,現在你的反應如何?瞪著他看、批評、指責、羞愧、大吼大叫嗎?距離上次你肯定他或者對他說些非批評性的話有多久時間了?你可以做件讓你的反應態度和以往不同的事情,使得你的行為不至於造成摩擦嗎?


6. 你有多了解孩子———真的了解他嗎?為了讓孩子知道你關心他,你必須對他的生活感興趣。例如,下列問題你可以回答得多詳細?學校情形怎麼樣?他的班級、活動作息、老師的名字、昨天午餐吃什麼?他有哪些朋友?午餐他都和誰一起吃?放學後他都和誰在一起?他最喜歡的是什麼?樂團、電視節目、電影明星、運動球隊、嗜好、DVD、歌曲、食物、點心、冰淇淋口味、老師、朋友、夾克、放學後去的地方……等。


你對孩子的生活投入多少?你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生活有多大的興趣?上次你參與孩子的世界或踏進他的地盤是什麼時候?舉例來說,上次你坐下來和他一起看他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什麼時候?(你不需要說什麼話,只要表示感興趣即可。)你曾經問過他為什麼那麼喜歡某張CD或某部電影嗎?你曾經去看過他的比賽或學校活動嗎?


如果你不了解孩子的生活,而且在回答這些問題時覺得傷腦筋,可以用什麼簡單的辦法了解孩子嗎?可以做件簡單的事情來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生活真的很感興趣嗎?


7. 你對孩子和自己已經有新的認識了嗎?為了成為參與更多、更有愛心的父母,你了解自己需要改變的一件事情是什麼?把答案寫在下面的空行裡,然後準備學習這個祕訣,並且運用在家人身上。


父母不斷的參與是孩子健康發展的關鍵


美國非常知名的心理學家及天普大學心理學教授、同時也是《搞定你小孩———數到三也沒用的時候》


(The Ten Basic Principles of Good Parenting)的作者勞倫斯.史坦堡(Laurence Steinberg)說道:


「孩子的心理健康、適應能力、快樂、幸福等方面最準確也是最一致的指標,就是父母親參與他們的生


活的程度。」有父母親一起參與他們的活動的孩子,在學校表現較好,對自己的感覺較佳,比較不會有


情緒發展的問題,也比較不會出現冒險行為或麻煩。孩子的心理發展過程中,最重要的就是你深入而持


續的參與,不管你的孩子現在是嬰兒、青少年或任何階段期間,這個原則都適用。


 


六個促進孩子的同理心與同情心的步驟



 


通常要讓孩子為別人做出較仁慈的行為,較困難的部分在於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開始著手,因此可以培養


孩子的熱情與興趣,並且搭配合適的計劃。下面是其他父母傳授的六個方法,運用這些方法不只可以使


家人更加慈善,藉由導引孩子逐步實行他們所選擇的計劃,孩子也會更熱心對別人做出有同情心的行


為。


 


根據孩子的興趣和才能選擇計劃


 


第一步就是幫助他選擇擅長而且喜歡做的事情。尋找和孩子有關的問題,開始注意你家環境四周———


例如需要打掃的地方,孩子玩耍時不再感覺安全的公園,需要清潔的遊民中心,或者孤苦無依的老人。


查看電話簿上的社會服務機構,找尋其他的服務計劃。幫助孩子分析每種可能的利弊得失,然後選擇一


個他最想要解決的問題。


 


研究主題


 


下一步,盡可能幫忙孩子找出和這個問題相關的資訊。但是要注意一點:如果這個機構不接受孩子的參


與,只鼓勵你的孩子去籌募金錢或捐贈物品,不要灰心。跟孩子強調,不需要為機構服務也沒關係,任


何小小的舉動都是個開始。


 


思考可能的解決辦法


 


假如你的孩子很關心住在公園裡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浪漢,或許他會突然想到這些主意:蓋一間收容所或


找家旅館安頓他們,在公園裡放幾張床,拿毯子給他們,籌措金錢買帆布床。現在從這些點子中讓他們


選擇感覺最容易處理,而且承諾採取行動的。


 


徵召有志一同的人


 


有些孩子很喜歡找鄰居小孩、同學、童子軍或教會人員、朋友一起組成俱樂部。團隊裡的人數愈多,就


愈有精力推動新的作為。


 


成功的計劃


 


孩子對他的計劃思考愈徹底,成功的機會就愈大。問孩子他進行的目標需要什麼資源和人力,然後提供


年齡適合的人員幫忙整合資源,協助他有組織地達成計劃。孩子的年齡愈大,他可以承擔的責任就跟著


變大。


 


甪履行解決的方案並評估過程


 


現在鼓勵孩子實行他的計劃。剛開始採取行動對孩子而言通常都是最困難的部分,所以你可以問他:


「你必須開始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?」支持他的努力,讓他實行計劃。跟孩子強調,即使是妥善安排


的計劃也不可能進行得很順利,所以幫忙孩子檢視實行計劃的程序,並修改需要修正的地方。


 


孩子在生活中的道德規範



真正的好媽咪知道:建立一致的規範和行為準則,這樣當你不在身邊時,孩子也能表現合宜的行為。


為人母親真正最要緊的是:管教孩子的準則務必要前後一致而且公正。


孩子得到的真正益處是:穩定、責任感和掌握內心的方向。


真正好媽媽傳授的道理:天底下沒有一個媽媽會喜歡去責備的孩子。


 


「管教」這個重要的用詞和母職概念與愛似乎背道而馳,但果真如此嗎?畢竟,我們做母親的負有一個


凌駕一切的目標:撫育孩子成為快樂、行為端正、正派的好人。所以不管任何時候如果你擔心孩子誤入


歧途,學到一些不正當的行為,那麼就是該訂立規範的時候了。


 


真正的好媽媽知道,態度前後一致並使用正確的管教方法不僅可以改善親子關係,家庭生活更加和諧,


教養工作也會更愉快,而且孩子的行為表現會如他們所希望的那樣。當然,媽媽得下許多功夫才行,而


且這並不容易做到,可是當你身體力行真正好媽媽的典範,並且根據那些直覺上告訴你確實對孩子最好


的前後一致的規範來採取行動,你就會實際體驗到這種方法帶來的好處,甚至還多學到一項課題:你訂


立的穩固規範有助於孩子學習良好的行為及強烈的道德習慣,而這些東西最後將會形成孩子作為一個人


的名聲。


 


可見成為真正好媽媽的第二個祕訣有多麼重要!然而你明確而一貫的行為期待也可以在孩子心中形成內


在的紀律,當你不在他身邊時,他仍會是個循規蹈矩的孩子。終究,讓孩子在一個慈愛、安全而穩定的


家裡成長,以及教導孩子不管你是否和他在一起都應該表現合宜的行為,是你能夠留給他的最豐富的精


神財富。


 


敏銳察覺孩子真正的需求



 


在一月的一個惱人的早晨,就讀一年級的威廉拒絕搭乘學校專車,住在明尼亞波利的蘇.舒蜜特就注意


到有什麼事不太對勁。舒蜜特擔心是學校那兒出了狀況,便問孩子可能發生的問題。被同學欺負了?還


是成績不好?威廉確定這些都不是原因,告訴她真正的理由是:「我遊戲的時間不夠。」舒蜜特反省了


一下,並且檢討七歲大的兒子滿檔的課外活動,知道孩子說的話沒錯。上了足球、曲棍球和小提琴的課


程後,剩下來給孩子做最喜歡的事情———只是單純的閒晃、休息和遊戲———這種時間實在少得可


憐。於是舒蜜特說:「有時候事情會和平常不太一樣,這時就得退一步,檢視哪裡出了問題,所以過去


幾年來,我們做了一些不同的調整。」他們的新家規是:學校功課優先處理,然後威廉上的課外活動一


次不超過一項。


 


你們家的情況如何呢?比較恰當的問法或許應該是:如果孩子被問到同樣的問題,你認為孩子的反應會


是怎麼樣?你可能答應做一些調整或重新思考某些事情嗎?如果是的話,你會從什麼時候開始採取行動


呢?


 


提高敏銳度的五個步驟


 


步驟一:把你的期待配合孩子真實的自我。確定你對孩子立下的期望可以增進他的潛能,不會在無意間


摧毀他的自我價值。試著從下面的觀點問問自己:我的期待是否......



  1. 適合孩子的發展。孩子的發展是否已經達到我所要求的工作,或者我是否逼迫他做超出他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?學習了解什麼是適合孩子的年齡,但是要記住,成長指標並非刻板不變的,從孩子本身的發展條件開始來衡量,絕對是最恰當的。
  2. 現實情況。我對孩子的期待是否公平、合理,還是我的期待過多?依孩子的現實條件延伸你對他的期待,把目標提高一些,可是絕不能超出孩子的能力範圍,小心把標準訂太高。讓孩子處在困難度太高的環境下,可能使他陷入失敗的危險,降低他的競爭感。
  3. 以孩子為導向。我所期待的是孩子想要的,或者只是我一廂情願的希望。我們必須不時警惕自己,為孩子訂立的目標不應只是企圖完成我們的夢想,而不顧及孩子的意願。
  4. 成功的定位。我們所訂立的那種期待,是否足以告訴孩子,我相信他是有責任感、值得信賴,而且是有價值的?有效的期待能鼓勵孩子成為最棒的自己,讓他們內心發展出堅定的信仰。

 


不要為了孩子未來的希望與夢想讓自己迷惑,結果反而蒙蔽了你的視野,忽略了此時此地最在乎的事


情。畢竟,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讓孩子知道,你是因為他本身而愛他、珍惜他,而不是因為你想要他做


什麼以及希望未來他成為什麼樣的的人才愛他。


 


步驟二:和孩子真正的自我發展取得協調。放下手機,不要擔心灰塵,要花心思在孩子身上。每天花一


些時間———我可不是指幾個鐘頭,只要幾分鐘時間就夠了———好好檢視孩子的生活,看看事情進行


的情況。


 


步驟三:檢查孩子的生命徵象。


 


首先仔細看他的臉:他的眼睛炯炯有神還是黯然呆滯?


接下來檢查肢體語言:他看起來輕鬆還是僵硬?精神萎靡還是生氣勃勃?最後聽聽他的聲音:是緊張急


躁還是溫暖洪亮?你聽見的是嗚咽聲還是笑聲?


行為是否突然改變:黏人?生氣或亂發脾氣?逃避某些情況?消極?食慾減低還是胃口大開?睡眠太少


還是太多?


記住,孩子不會主動提出問題告訴你說:「我沒辦法達成你提出來的要求。」可是如果你的敏感夠的


話,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自己看出來。


 


步驟四:在期待與現實當中找出不適合的地方。愈來愈沉重的課業是否太困難了?足球教練太吹毛求疵


了嗎?你對孩子的成績過於苛求嗎?你鼓勵他參加的活動門檻太高了嗎?和你的配偶、老師或最好的朋


友談談看。


 


步驟五:採取行動,把期待與現實當中不協調的地方刪除。找出較適當的課程,停掉足球課;把有壓迫


感的平均成績標準放寬,讓孩子自己選擇朋友。留意孩子的需求並保持敏感度,不斷檢視孩子是否壓力


太大或負擔過重,找出主要原因,並採取補救措施。


 


讓孩子從此以後過著快樂生活所需的十二個特質



看著孩子,想像他二十五歲時長大成人的樣子。你看到了什麼?


你的兒子或女兒具備了下面這十二個特質嗎:



  1. 他快樂、樂觀、有安全感嗎?他擁有真正的自尊嗎?
  2. 他和別人建立出健康和忠實的關係嗎?他有好朋友和忠實的死黨嗎?
  3. 他有強烈的道德規範嗎?他有好的價值觀和堅強的性格嗎?
  4. 他對別人有同理心和同情心嗎?他仁慈、無私、有人情味嗎?
  5. 他能夠自制而且有耐心嗎?
  6. 他能夠自己做出好的決定嗎?
  7. 他能夠自主嗎?
  8. 他有責任心和自動自發嗎?他有好的工作觀嗎?
  9. 在處理日常事務方面,他實際而且能隨機應變嗎?
  10. 他的挫折忍受力足夠嗎?當他的生活遇到挫折,他能夠讓自己振作起來嗎?
  11. 他對自己本身和長處感到自信、樂觀嗎?
  12. 他過得有樂趣嗎?他常笑嗎?在他生活中,工作與愛、自我和他人之間能保持良好的平衡嗎?

 


沒錯,每個小孩天生就有特定的氣質及遺傳傾向,所以在孩子的發展方面有些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—


——可是還有許多是能夠控制的。因此,你可以運用這十二個教養孩子的真正好祕訣,強化從此得以讓


孩子過著快樂的生活所需要的特質。


 


訂立自己習慣的教養計劃


 


為自己個人量身定製出最好的、最傑出的計劃,撫養出好孩子,這個計劃稱為「母親的承諾」。這種母


親的承諾不只是根據學術上與臨床上所證實的,同時也是數百名真正好媽媽親口表示最重要而且真正有


效果的做法。最棒的是,如果你遵循你為自己和孩子立下的承諾———你自己個人的教養計劃———你


將得以擺脫母性狂躁症的浪潮,成為真正的好母親,撫育出沒有你在身邊也能夠生存,並且茁壯成長的


孩子。


 


教養孩子時該怎麼用這個祕訣?可是不要光只是想而已———如果你真的想使用這種習慣,那麼就切實


計劃該怎麼運用在孩子身上。畢竟,對於你要做的事情想得愈清楚,成功的機會就愈大。最後,我鼓勵


你把計劃寫在後面幾頁我為你製作的稱為「母親的承諾」的特定表格中。在每章最後只要花幾分鐘時間


迅速寫下你的承諾,就可以為家人製作出自己量身打造的教養孩子的計劃。


 


本文章內容均專貼於 uho健康網



本文擷取自「媽媽是孩子最好的榜樣」一書,
由新手父母出版社發行)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五花肉小姐 的頭像
    五花肉小姐

    五花肉小姐的部落格

    五花肉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