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別等白內障過熟才開刀 微切口人工水晶體好視力


 

中時 更新日期:2009/09/11 13:42 【中時健康 黃曼瑩/台北報導】



 


「醫生,我的白內障是不是要等到熟了再開刀比較好?」眼科門診經常會碰到五十、六十多歲的白內障


患者詢問類似問題,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,因為白內障混濁的水晶體成熟時會較腫脹,可能阻塞眼


內房水的流通導致眼壓上升,可能演變成青光眼。此外,水晶體過熟的情況下,將會增加手術治療的困


難度。


 


白內障早期的症狀可能有視力模糊、色調改變、怕光、眼前黑點、複視、晶體性近視等,晚期症狀則為


視力障礙日深,最後只能在眼前辨別手指或僅剩下光覺視力。眼科醫師林鴻源表示,傳統白內障手術因


為傷口往往達1.2至1.5cm,把已熟的水晶體擠出來,因為傷口大,恢復時間慢,於是有的害怕動刀的患


者,經常能拖就拖時間,等到白內障已經成熟、視力模糊,甚至伸手不見五指時,才考慮動白內障手


術。臨床上即有不少類似病例,患者腫脹的白內障不但壓迫周遭阻礙房水流出,並造成眼壓升高、角膜


水腫及眼球前房變淺等晶體溶解性青光眼,嚴重者將有視力喪失之虞。


 


目前治療白內障使用的新式手術方式為「微切口超音波晶體乳化手術(MICS)」,在角膜附近劃一個微切


口1.8mm至2.2mm,然後將1毫米以下的超音波探頭深入眼球內,利用探頭快速的震動頻率,將晶核


乳化成碎片,然後吸除乾淨,即可將微切口人工水晶體置入,不但安全性增加,效率也提高了。如此小


的傷口,幾乎完全不需要縫線,術後散光小,復原更快,所以不必等到水晶體已熟再動手術,有可能引


起合併症。


 


正常人視力矯正是1.0,但是白內障患者視力會減退為只有0.4至0.5,此時即可以超音波乳化術來震


碎,林鴻源醫師表示,如果水晶體太熟放得太久,晶核會變得太硬,使用超音波晶體乳化術時,需要用


到很高的能量,會增加危險性,眼睛可能會承受不了,也有可能因為震太久導致眼角膜水腫。如果水晶


體太熟只好用傳統手術,但是傷口大復原慢,手術後還有可能增加散光的機率。


 


新式可摺疊超薄微切口的人工水晶體有許多特點,包括傷口小、一體成型,採取四隻腳設計,不會產生


歪斜,使視力穩定,以及雙面非球面設計與零像差等,可以減少眩光、光暈及像差等發生機率,以及不


會再發生散光問題。


 


到底何時才是白內障手術的適當時機?林鴻源醫師表示,依個人的生活需要而定,即視力障礙已經影響


到日常工作與生活習慣時,就可以開刀了。平時也要注意白內障保護及眼壓的定期檢查,若有青光眼家


族史或年齡四十歲以上、長期使用類固醇、高度近視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患者或眼部曾有外傷者,都


是高危險群,要保持警覺,定期眼睛檢查,以免延誤就醫發生嚴重併發症而喪失寶貴的視力。


 


中時健康:http://health.chinatimes.com/contents.aspx?cid=1,18&id=7872


 


文章轉貼 內文僅供參考 ~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五花肉小姐 的頭像
    五花肉小姐

    五花肉小姐的部落格

    五花肉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